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慈禧以雷霆手段,发动辛酉政变,将年幼的儿子推向了皇帝的宝座,借以“垂帘听政”执掌晚清47年。她洞悉人性、工于心计、敢作敢为、无所畏惧、并充分利用个人能力与魅力,使手下的大臣奕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荣禄、张之洞、袁世凯……死心塌地追随。 然而,她却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从太平天国运动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再到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军入侵,还有英俄两国支持下的新疆叛乱,回民暴动……她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在种种危局面前,她力排众议派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曾支持过曾国藩、李鸿章倡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她既对权力有着病态的渴求,又极力维护封建旧制。她为维护皇权、不愿丢皇家面子,不惜损害国家利益,签署丧权辱国条约,把中国拖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本书试图从慈禧降生说起,探寻她的思想、性格形成的脉络和根源,找出她成长过程中的偶然和必然,以解开那些由她带给清王朝深刻影响的难解之谜。

-
中国维和警察传奇
漫漫维和道路多艰险,在发生动乱和灾祸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维和警察担当着大国的承诺与责任。从山到海,从亚到欧,处处有佩戴五星红旗的正义之躯在坚守和平使命。他们抛开荣华富贵,泪别家中老小,甚至命丧异乡。因为他们坚信,中国的使命就是他们的使命,中国的荣誉就是他们的荣誉。他们用感人的骊歌,用坚定的信心,甚至用生命为共和国添上了一抹异彩;世界人民也用最感激的目光,用最响亮的掌声回报他们全心全意的付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慷慨与壮丽啊!《中国维和警察传奇》将为您揭开许多不为人知的惊险与感人的故事。 ...
-
徐志摩散文精选
收录了徐志摩多篇代表性散文作品,包括《我所知道的康桥》《印度洋上的秋思》《济慈的夜莺歌》等。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他在散文创作中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作品感情真挚、风格飘逸、意境优美,充满浪漫主义气息。自我思想情感的坦率披露,哲理与抒情的融合,散文的音乐性与诗性,是徐志摩散文的突出特征。 ...
-
教育之眼
在本书中,作者走访教师的常态课堂,考察学校的管理和建设情况,给出了评价和建议;同时在阅读书籍、参加教研活动以及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表达自己的思辨理解。围绕课程教学指导、教师发展引领、学校管理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和阅读提升、心灵修炼等方面,展现了一个优秀教育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与实践智慧,能助力校长等教育管理人群修炼领导力、学习力,为其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提供启发。 ...
-
春宽梦窄
《春宽梦窄》是“鲁迅文学奖获奖散文丛书”中的一种,为著名散文家王充闾的散文集,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此书收录了《春宽梦窄》《母亲的心思》《大禹陵与宋六陵》《梦雨潇潇沈氏园》《青灯有味忆儿时》等篇目,王充闾的散文取材广泛,或记录游走于祖国大好山河之间的心境,或钩沉历史的细枝末节,或回忆年幼时的成长经历,不一而足。 ...
-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方法篇
方法篇从公文写作的微观层面,讲解写作过程中每一阶段面临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围绕公文写作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宗旨,从确立主题、设计结构、拟用小标题到确定文风、提炼观点、找准角度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优秀文稿所要具备的元素以及如何在写作中达到最佳效果。 ...
-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基础篇
基础篇以问答形式,阐述公文写作中面临的一般性问题,如写作前的知识准备,写作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格式的规范,写作后的修改润色等等。同时,对常用公文如讲话稿、调研文章、决策部署性文件、工作总结等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专题分析。 ...
作品正文
- 【序言】 2021-11-29 18:34 目 录 2021-11-29 18:35 第一章 兰 儿 入 宫 2021-11-29 18:37 第二章 青 云 直 上 2021-11-29 18:40 第三章 觑 视 皇 权 2021-11-29 18:41 第四章 辛 酉 之 变 2021-11-29 18:43 第五章 两 宫 同 治 2021-11-29 18:44 第六章 专 权 之 路 2021-11-29 18:45 第七章 君 臣 母 子 2021-11-29 18:47 第八章 太 后 归 政 2021-11-29 18:48 第九章 甲 午 之 耻 2021-11-29 18:51 第十章 百 日 维 新 2021-11-29 18:52 第十一章 废 帝 训 政 2021-11-29 18:54 第十二章 屈 辱 外 交 2021-11-29 18:55 第十三章 立 宪 流 产 2021-11-29 18:57 第十四章 同 赴 黄 泉 2021-11-29 18:59